
紘睿
前期玩玩殺時間還行,後期毫無新意無聊透頂。只會靠堆疊兵力營造劇情張力,動輒就是兩三個敵方從霧中衝出,對我方單位搞「劇情殺」,更甚者常在奇怪的地方刷出飛機,即便事先做提防與偵查還是會被莫名其妙攻擊,完完全全就是為了推進劇情而毫無邏輯。只能用緊急補給或自己花錢開(這代不像Burning Bridge ,連補給車都要自己買)補給線才能保持單位存活,否則就是單純的白痴消耗戰。 再者,相較於其他版本,本作以海戰為一大亮點,但海上地圖卻狹窄不堪,輕型船艦的機動性完全被限縮,整個艦隊直接被海峽卡死,船隻間就只是單純拿火炮互砸,毫無戰略性可言。

沈安安
我非常喜歡你們這一系列的遊戲目前海戰我已經全破關了剩下三款也只剩一些就全破了,我很喜歡跟爸爸一起用單機雙人的方式對戰但是我覺得在單機雙人的模式可以讓補給站有金錢產能工廠有補給品產能讓後可以購買航母因為這個模式不小心被打壞就損失很大的戰力,港口有金錢產能,多一點雙人對戰地圖或者可以加大一下。希望有金錢產能是因為這樣可以有跟多戰略跟跟長的戰鬥跟多的部隊。不過戰役模式可以維持一樣保持難度,謝謝你們

Google 使用者
由大戰略兵棋回合制進步到這個太平洋戰場,望著模型玩具般的船艦,欣賞這種畫風與兵器設定系列。 不過許多基本戰術動作在遊戲裡被設定為高消費行動,則是破壞軍迷美感平衡的敗筆。 如果指揮成千上萬大軍的提督將帥,還得為開雷達聲納,依地型加固防禦掩護等等行動一筆一筆算錢,那麥克阿瑟與山本五十六等等名將根本沒機會出頭了。 配置資源,決定國防與戰爭預算,算錢算到分毫,那是廟堂之上,趨近戰略層面,政治意味的事。 行動消耗能量,軍備使用資源。 把日常動作,基本動作的成本一律歸之於金錢,就失去戰術層面用兵決勝的樂趣。 明明是個好遊戲的,.....如果是從前無網路單機版本,一定是劃時代的傑作~ 可惜,為了氪金,糟蹋了一件好作品.....我只能告別這無底洞~ 試算: 一潛艦單位成軍要價1500金,戰艦開聲納雷達,工作艦開掃雷就要150金,你能想像海軍開個雷達十次,就支付了一艘潛艦的代價,這樣子的黑錢,這仗不用打,光演訓階段,財政就已經破產了~!! 還有,日本二戰航艦上為何只能搭載Ki-48,這什麼玩意兒!? 結果查一下wiki,原來是陸軍的99式雙發輕爆。 海軍是99艦爆的啦~!!